旧版   |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学会活动
生态文明建设与高等林业教育”研讨会会议纪要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09-26

201382122日,365官网高等教育分会在云南昆明组织召开了生态文明建设与高等林业教育研讨会。365官网理事长杨继平出席会议并在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会议由365官网副理事长、365官网高等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主持。

云南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全省森林云南建设产业督导协调组组长郭辉军厅长到会并致词。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杨传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赵忠、西南林业大学校长刘惠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校长曹福祥、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副院长赵垦田以及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得到了广大会员单位的积极响应。有来26个团体会员单位的近70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会议收到东北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等院校提交的会议交流材料。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建设与高等林业教育。根据这个主题,会议邀请了国家林业局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严耕教授为大会做了题为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现状的主题报告。报告从哲学、文化等多个层面深刻分析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特征,从纵向、横向,国际、国内多维度比较入手,剖析了现代文明和掠夺式发展造成的生态危机及其产生根源,并着眼于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层面,对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特殊地位进行了阐述。报告分析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高等林业教育的关系,强调了高等林业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希望高等林业院校抓住机遇,凝聚力量,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和增强高等林业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力和影响力。

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杨传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赵忠两位校长的报告,从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高等林业教育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新形势,高等林业院校如何适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分析了林业与林业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角色的定位;介绍了林业高校传播绿色文化、引领生态文明的诸多做法,为高等林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启示和很好的借鉴。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院长韩海荣、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肖忠优从高等林业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角度,介绍了本单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工作情况,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对于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的感想和体会,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信所樊宝敏研究员围绕建设森林国家与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问题,提出高等林业院校要重视森林美学教育、森林国情教育和森林法制教育。

与会代表在认真听取了大会主题报告和大会发言之后,就高等林业院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角色;生态文明建设对高等林业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功能赋予的新内涵;高等林业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方法和模式;高等林业院校教师和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与培养等议题展开分组讨论。参会代表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意见和想法,并就以下问题达成共识:

第一,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引领示范作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化动员。大家认为,教育始终是提升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动力和传播文明的有效途径。因此,从意识、知识、态度与价值观、行为等层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最大程度地推动生态价值观念形成社会共识,有利于增强社会成员自觉、有序、深度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有利于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的全面转型。

    第二,要对现阶段大学生态文明教育进行全面审视,进一步明确支撑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人类要走向生态文明的社会,改变人的观念和行为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前提。然而,现阶段生态文明教育还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还有存在很大程度的缺失,全民生态文明教育远没有形成常态,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格局有待完善,社会广泛参与、合力形成机制有待完善,不平衡现象严重。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大规模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理念普及活动。

大学作为学校教育体系的最高端,需要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校园系统管理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加强绿色大学、生态大学、低碳大学建设。要围绕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这一根本目标,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入头脑、进实践,做到知行合一,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要抢抓中央部委推进绿色学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等政策契机,促进生态文明教育长效化发展。

第三,高等林业教育要坚持特色发展,真正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长期以来,林业高校以其鲜明的林业特色,为林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中央强调行业性大学要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促进行业建设,实现自身特色发展。但是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相比,林业高校必须高举生态文明的大旗,以林为特色,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发展,自觉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科技支撑的历史重任,积极传播绿色文化、引领生态文明。

大家认为,林业高校必须紧密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科技平台建设等,进一步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要以林业为主战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取向,探究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对林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林业技术生产一线就业,服务美丽中国建设。要坚持整合资源、集中优势、突出特色,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学科体系,积极与林业行业部门和产业企业探索产学研用结合新机制。要推进林业教育的国际化办学进程,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

最后,会议主持人宋维明对会议的特点和收获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此次会议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正确把握时机。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高等林业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365官网高教分会选择在这样一个时机举办生态文明建设与高等林业教育研讨会,对于我们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引领作用,探求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路径、方法和模式,是一件非常及时而且十分有意义的学术活动。

二是内容丰富。会议虽然只安排了短短的一天半的时间,但内容安排的紧凑而又丰富。会议既安排了主题报告、大会主旨发言、院校经验交流;又围绕会议的主题列出四个分组讨论的议题,与会代表在听取了大会报告和发言之后,又进行了广泛地讨论与交流。会议研讨系统深入,既有理论探索,也有实践总结展望,使与会代表都感到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三是出席领导层次高、与会代表覆盖面进一步增加。这次会议是高教分会组织活动规模最大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几乎所有的林业高等院校和大部分设有林学院的农业大学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高等林业院校的校长,有农业大学的校长和林学院院长;有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的代表,也有教育发展规划和研究部门的代表,还有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大家济济一堂,共同研究和讨论高等林业院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相互交流高等林业院校的工作,使会议成为高教分会为团体会员服务的一次重要的活动。

此次会议的召开,使大家感受和体会到,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已经成为林业高校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我们林业高校的同仁必须抢抓机遇,明确办学目标和思路,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以协同创新为抓手,拓展社会合作领域,加快推进绿色教育,抢占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的制高点,力争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阵地。为此,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要从全面适应生态文明要求出发,认真研究生产实践、生态建设和人才需求导向,促进林业大学与林业行业、企业、社会紧密结合,全力开拓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空间。我们应立足林业高校的公益性特点,紧紧围绕改善生态改善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等国家战略大局,推进多元化的协同创新,深化与政府部门的良性互动,主动为林业产业提供科技支撑,与骨干企业展开深度合作,构筑开放的社会服务平台,针对国家政策、国际经验、各地实践和公众责任等方面,开展林业和生态保护建设政策取向、实践路径、技术路线等研究。

二是坚持发挥特色,推进林业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我们要注重发挥林业高校在绿色生态文化建设的优势,通过丰富的绿色课程教育内容的知识内化、生态环保实践行为的外化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固化,推动林业高校师生的生态文明行为的全方位养成,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生态知识、生态能力和生态道德。

注重引领示范,推进林业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走向公众、走向实践。涉林高校要充分发挥示范效应,通过传播绿色知识、推广绿色理念和研发成果,吸引社会关心绿色、热爱绿色,让绿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构建起学校与政府、企业、社区、媒体有机互动的生态文明教育合作伙伴关系。同时,我们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视野,充分借鉴国际上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先进经验,推动其实践的本地化,促进我国林业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走向国际。

此次会议的召开,增进了高等林业院校与高等农业院校林学院、高等学校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分会各团体会员单位之间密切关系、增进感情,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也为今后进一步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加强协作、搭建工作平台创造了条件。

对于大会交流材料,包括大会报告、主旨发言以及提交给大会的交流论文,我们将陆续收集在公共邮箱,以供大家参考和交流。(邮箱地址:bj62336740@163.com密码:62336740bj

 

365官网高等教育分会

              201396


友情链接
     教育部            国家林业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365官网